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规范性文件

老虎机游戏: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健康洪江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索引号:431200/2021-020989
  • 文号:
  • 统一登记号:HJDR—2021—01001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 信息有效期:2026-08-08
  • 签署日期:2021-08-09
  • 登记日期:2021-08-09
  • 所属机构:老虎机游戏:法制办
  • 所属主题:规范性文件
  • 发文日期:2021-08-09
  • 公开责任部门:老虎机游戏:法制办

HJDR—2021—01001

洪政办发〔2021〕19号

老虎机游戏: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健康洪江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

《健康洪江行动实施方案》已经2021年7月19日第五届市人民政府第95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老虎机游戏: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8月9日


健康洪江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湖南,健康怀化建设,有效实施健康洪江行动,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 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健康湖南行动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9〕23 号)、《怀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健康怀化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怀政办发〔2021〕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2年,健康洪江建设稳步实施,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明显遏制,重点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严重精神障碍得到有效防控,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到2030年,健康洪江建设与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城乡居民共同致力于健康的格局逐步形成,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人人享有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下降,人均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健康公平基本实现。

二、工作措施

(一)全面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深入开展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家庭和个人普及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职业病防治、近视眼预防、残疾预防及康复等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坚持健康教育先行,根据不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建立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逐步探索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推进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医院、健康社区、健康家庭等支持性环境建设。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市卫生健康局、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融媒体中心、市医保局、市乡村振兴局、市计生协、市总工会、市妇联、市科协、市残联负责,排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下同)

(二)全面实施合理膳食行动。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及《湖南省国民营养计划2030实施方案》,实施营养干预,指导居民形成科学合理的膳食习惯。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行动。推动湘菜传统烹调方式营养化改造,开展健康烹饪模式与营养均衡配餐的推广。逐步完善营养标准体系,加强营养监测和评估。到 2022年和2030年,儿童、少年及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低于7%和5%。(市卫生健康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旅广体局、市乡村振兴局负责)

(三)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行动。完善健身组织网络建设,开展规范有序健身活动,加强单项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建设。各广场、公园、社区都设立全民健身晨晚站点,打造城区社区15分钟健身圈,推行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广泛开展“8·8全民健身日”为主题系列活动,打造具有洪江民族特色品牌的“雪峰山户外徒步”项目。打造校园特色运动品牌,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深入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结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行政村健身设施全覆盖,在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开展舞龙灯及其他具有洪江特色的农民文体活动,促进全民健身城乡均衡发展。推动形成医体结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深入开展全民健身与健康、旅游、经济融合发展。到2022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不少于90.86%和92.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市文旅广体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局、市林业局、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四)全面实施控烟行动。大力提倡无烟文化,积极创建无烟环境,全面开展无烟机关、无烟医院、无烟学校建设活动,鼓励领导干部、医务人员、教师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力争把各级党政机关、医院、学校建设成无烟单位。全面实施公共场所禁烟工作,加大公共场所监督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公共场所禁烟警示标志,全面落实室内公共场所、公共办公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禁止吸烟规定。开展形式多样的控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程度,有效降低吸烟人群。加强控烟工作机构及网络建设,健全完善控烟监测体系,定期开展烟草流行调查,了解掌握全市烟草使用情况。鼓励医院设立规范的戒烟门诊,提供临床戒烟服务。到2022年和2030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市卫生健康局、市委宣传部、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融媒体中心、市烟草专卖局负责)

(五)全面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加大对重点人群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鼓励各级各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完善硬件设施资源建设,如配备心理健康相关图书,引进心理辅导设施,帮助职工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获取可及的心理疏泄和减压体检。推进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及心理健康人才培养工作,培育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健全基层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和救治救助管理,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分别达到20%和30%,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市卫生健康局、市委政法委、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融媒体中心、市医保局、市计生协、市残联负责)

(六)全面实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向公众、家庭、单位(企业)普及环境与健康相关的防护和应对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卫生城镇创建及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活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的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防控环境污染相关疾病。完善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保障饮用水安全。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改善城乡人居生活环境,建成更高水平的城乡垃圾污水、卫生厕所和市容市貌、村容村貌治理体系。健全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网络,预防控制道路交通伤害、消费品质量安全事故等。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及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并持续改善。(市卫生健康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分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乡村振兴局负责)

(七)全面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和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为孕产妇提供覆盖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落实《湖南省出生缺陷防治办法》,开展筛查、诊断、治疗和贫困救助全程服务,全面建立新生儿及儿童致残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筛查、诊断、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推动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均等化,实现贫困乡镇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全覆盖。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落实0—7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继续推进农村适龄和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提高宫颈癌、乳腺癌早诊早治率。深入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规范的防治服务,如期实现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目标。加强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和转诊网络建设,提高疑难病、急危重症诊疗水平。到2022年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在现有基础上持续改善。(市卫生健康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市计生协、市总工会、市妇联、市残联负责)

(八)全面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和改进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加强中小学卫生保健室建设,依法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将体育及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考核体系,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确保学生在校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到2022年和2030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分别达到 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全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文旅广体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融媒体中心、团市委负责)

(九)全面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建立完善重点职业病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和管理网络。强化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推进职业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明确负责本市内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体检的医疗卫生机构。完善职业健康标准和措施。健全职业健康监管体系,落实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治理措施,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实施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加强尘肺病等职业病救治保障,完善无责任主体尘肺病农民工的医疗救助机制。到2022年和2030年,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实现明显下降,并持续下降。(市卫生健康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市总工会、市妇联负责)

(十)全面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动二级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将健康养老服务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规划,促进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加快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鼓励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药健康管理理念的老年人医疗、护理、养生,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免费体检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入开展老年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组织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环境,实现健康老龄化。到2022年和2030年,65岁至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有所下降,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市卫生健康局、市委组织部、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旅广体局、市医保局负责)

(十一)全面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知识教育,普及心肺复苏等应急救护技能。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推动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能力建设。继续推进医院卒中中心建设。推广普及适宜技术,推广“县治、乡管、村访”的急慢分治模式,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缓解期的居家管理。到2022年和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98/10万及以下和190.7/10万及以下。(市卫生健康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市红十字会负责)

(十二)全面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提高全社会“早防、早诊、早治”意识,减少或消除导致癌症高发的相关因素。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平衡膳食、科学运动、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发生。建立癌症大数据平台,推动死因监测和肿瘤登记工作全覆盖。建立高危人群筛查制度,创造条件开展口腔癌、鼻咽癌、肺癌等高发癌种的机会性筛查。推广应用常见癌症诊疗规范,创新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中医癌症诊疗模式,提升基层癌症诊疗水平。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不低于70%和80%;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及以上并持续提高;基本实现癌症高危人群定期参加防癌体检。(市卫生健康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总工会负责)

(十三)全面实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积极与省、怀化市级项目牵头单位衔接,对市内各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开展双向转诊和疑难病例会诊。探索在二级及以上医院实施高危人群首诊检测肺功能、40岁及以上人群肺功能检测纳入体检项目制度。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缓解期患者居家管理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逐步完善城乡居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医疗保障政策。定期对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慢阻肺诊断和治疗的质量监督与控制。实施患者年度常规体检,开展患者随访、基本治疗及康复治疗;加强健康教育,大力开展慢阻肺防治知识宣传,指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到2022年和2030年,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下降到8.7/10万及以下和8.1/10万及以下。(市卫生健康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市医保局负责)

(十四)全面实施糖尿病防治行动。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以下简称“两病”)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检测血压、空腹血糖值制度。加强对“两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落实“两病”分级诊疗服务技术规范,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两病”及其并发症诊疗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鼓励医疗机构为“两病”患者开展饮食控制指导和运动促进健康指导,并指导患者开展自我检测血压、血糖的健康管理。到2022年和2030年,“两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市卫生健康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市医保局负责)

(十五)全面实施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严格执行国家免疫规划,规范预防接种服务管理。全面落实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麻风病、狂犬病等传染病综合防控措施。强化碘缺乏病防治。到2022年和2030年,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分别控制在0.15%以下和0.2%以下;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分别控制在1%和0.5%以下;肺结核发病率下降到55/10万以下,并呈持续下降趋势;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95%以上;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保持在95%以上。(市卫生健康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市总工会、市残联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将贯彻落实健康洪江行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纳入各级绩效考核评估。建立健全健康洪江行动的考核评估机制,制定印发《健康洪江行动(2021—2030年)》,细化15项行动的目标、指标、任务和职责分工,按年度进行考核评估。各级要建立相应领导推进机制和考核评估机制,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逐项抓好任务落实。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综合治理,将预防为主、防病在先融入各项政策举措之中,推动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二)发动各方参与。鼓励个人和家庭积极参与健康洪江行动,落实个人健康责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模式及参与机制,鼓励并引导社会及个人资本进入医疗卫生,康复保健、养老服务等健康产业,构建多层次的健康服务体系,提供更为丰富的健康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健康类产品和服务。卫生健康相关行业学会、协会和群团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指导、组织健康促进和健康科普工作。

(三)健全支撑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疾病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大财政支持,强化资金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项目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体系,保障各项任务落实和目标实现。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部门和区域间共享健康相关信息。

(四)强化宣传引导。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全民健康促进和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宣传健康洪江行动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编制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知识科普读物和宣传品,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群众了解和掌握必备健康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典型人物及事例的宣传报道,激发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参与的热情和动力,构建“人人关注健康、人人参与行动”的格局。


相关解读